狗患狂犬病有潜伏期吗?
狂犬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自狂犬病被发现以来,其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狗患狂犬病是否会有潜伏期?如果有,其潜伏期多长?
许多人都认为狂犬病是急性疾病,发病后会很快死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狂犬病从潜伏时期至发作时期约有15-30年时间,超过30年者很少。看来人的狂犬病多是从咬伤、抓伤而起。因为狗的病毒在体内存有数月,才进入血液。但是,如果仅是与狂犬病的狗有接触并无咬伤,这会使人群暴露于狂犬病的危险之下,这个危险究竟有多大,尚难下结论。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变化很大,最短的数日内发病,最长的达数十余年。很难估计人群中潜伏病毒的携带者有广大少数。
狂犬病病狗的唾液中虽然含有狂犬病病毒,但是由于唾液中的病毒数很小,而且抗原性不强,所以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同时一般接触也不能使狂犬病毒进入健康人的皮肤。但假如被咬者的皮肤有破裂,而接近患者的狗嘴里又有大量狂犬病毒,这种条件下,被咬者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被咬者感染上了狂犬病毒,其发病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因为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才能生长繁殖,这些载体主要是四肢,口腔,腹膜,唾液腺,眼睛,鼻腔,咽喉。其中最主要的载体是其唾液腺。狂犬病毒在身体内繁殖到足够的数目后就会沿淋巴液到达近端淋巴结,再经血流到达远端淋巴结。然后,通过淋巴液-血性/的分泌与血管的通畅,到达血液,最后到达心脏,再再次通过淋巴管进入脾脏和淋巴结。
如果在进入血液循环前有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如大剂量的化疗或者放疗),则狂犬病毒可以通过非淋巴途径直接进入血液而引起发病。另外,如严重烧伤,大面积皮肤脱落后,皮肤形成溃疡常发生狂犬病,这就是由于极大面积的皮肤损伤,使得封闭的淋巴管受伤而使狂犬病毒直接侵入血液,在机体中进行繁殖而致病。然而,即使是发生狂犬病毒感染,由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介导,而使病毒失活,则此病毒虽在血液中存有数周,但不能繁殖,也不致发病。
在确定是否发作狂犬病时,凡被狂犬咬伤,10天内必死无疑(10天的潜伏期是死后的临界点)。不管暴露者是否接种疫苗,是否产生中和抗体。如果在10天以后,即使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发病率也很低,基本上不会发作狂犬病,但是,有极少部分极特殊的病例,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后发病。狂犬症的潜伏期很多是10-30年,这些病例往往是被疯狗咬伤后发病,与狗接触后发病。狂犬病的潜伏期越短,其发病率越高。
健康人接触了狂犬病毒的带病毒物品,即使感染了,也很少发病,因为病毒在空气中仅存活1-2小时,并且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在50度时5分钟就会死亡,对酸和激素很敏感,被尿渍沾污的衣服,经过洗涤,烘干,在常温下堆放1小时就不会有狂犬病毒了。只要不故意损伤皮肤,不会传染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