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绝育是切除吗?
最近,有国外动物保护人士提出,为减少动物屠宰业的出生筛选(出于对人类健康考虑,在肉食品生产中禁止胚胎干细胞/受精卵胚胎移植技术,即“透明繁殖”),应该对动物进行阉割。
动物保护组织认为,实行摘卵和阉割对于保护动物健康、防止遗传疾病、改善动物福利都非常重要。在美国,鸡、火鸡、鸽子、鸭子和猪等家禽家畜从出生到屠宰前的所有时间都在严格的监控之下。家禽在5个月龄时进行第一次摘卵,此后每隔10~14周摘除一次卵巢。阉割则要在2~3月龄时进行。
荷兰是世界第二大鸭肉制品出口国,当地实行“透明繁殖”,公鸭和母鸭在出生之后即用绳索套住脖颈,并一直带到屠宰场。在英国,99.9%的鸭子是单性养殖(只有公鸭,没有母鸭)。英国食品标准局专家伯纳德·肯尼迪介绍说:“单性养殖消除了性成熟带来的种种弊端,消除了由于繁殖而给家禽带来的慢性痛苦,还消除了向市场销售带壳鸡蛋的可能性。”
法国是欧盟唯一一个没有对家禽实行单向养殖的国家,法国禽肉生产中60%为鹅肉,40%为鸭肉。动物保护组织对法国禽肉的认可度较低,因为法国每5只禽类只有3只实行单独饲养,另外2仅是放牧饲养。根据法国农林业部2008年的统计,每1000只家禽有962只为母鸡,只有38仅为公鸡,可见实行“单性养殖”或者“半性养殖”的国家更多一些。
日本是国际上实行“全育喂养”的典型国家,其家禽在长达200天左右的饲养期内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之中,吃的都是配方饲料。“国际家禽科学大会”组织会员参观日本时曾指出:“日本的家禽生产方式在国际上是最糟糕的一种,这种饲养方式几乎不考虑禽类的正常生育和生殖能力。”
德国对鸡、鸭和火鸡实行“半圈养半放养”,这些家禽住在有顶棚的养殖场所,并拥有一定活动空间。德国动物保护组织人士介绍说:“我们承认这样做有可能造成一些破坏和失窃(在封闭式鸡舍中,由于缺少天敌,鸡的生长会产生畸形和出现低劣品质,德国人又给鸡‘解放’了),但这样做使禽类的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德国没有专门的家庭主妇用鸡,禽类都是用来做熟食,而出口到其它国家的‘德国鸡’80%以上都来自养殖场。”
从世界家禽养殖发展趋势看来,实行单一性饲养(公的只有公鸡,母的只有母鸡)或者“半性饲养”的国家更多一些。因为这些国家一般都实行禽肉集中屠宰、集中加工和出口。对此,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营养政策办公室负责禽肉事务的主任格伦·马丁指出:“这些生产方式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禽肉的产地。单一饲养的国家都在努力提高禽肉的安全性,因为禽肉的采集和加工在全国各个点都是分散进行的。实行‘半育’的国家都不在产蛋旺季集中宰杀,而‘全育喂养’的国家都在产蛋旺季集中宰杀,这样会造成更多的禽蛋液积累,并进入禽肉消费市场,这是值得所有家禽生产国和消费者考虑的。”
虽然西方国家都在各自寻求最佳方案,以提高动物福利和人道主义水准,但其实行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这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