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换牙是什么原因?
正常发育的狗狗会在3-6月龄期间,更换第一次乳牙,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2周时间;在8-10月龄时,会有两次牙根脱落和萌出过程,分别是一次恒齿,一次智齿(4颗门齿)。 每次换牙期间,狗狗牙龈会有些出血,牙齿也会松动,主人注意给狗狗补充足够钙质,同时减少辛辣、过凉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牙齿和口腔。
如果狗狗在3月龄左右出现大量流涎,口腔内血迹斑斑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患有传染病——疱疹病毒。该病感染会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同时引起牙龈肿胀、疼痛,从而影响咀嚼和消化能力。
另外,当发现小狗牙根裸露,应及时请医生帮助注射防龋针,每天按摩牙龈以促进钙化(牙齿发育)。 对因牙龈发炎、口嗅、消化不良引起的牙结石,可用盐水漱口,清除牙垢,但不可用力挖划牙根部的硬块,以免损伤牙周组织。对龋齿可先用洗必泰溶液清洗患部,再用消毒棉签蘸碘酊药水,每日涂擦患处数次。 对于已经腐烂的残冠或牙根,应拔除,以防发生牙源性脓肿。
1、牙齿生长的规律
一般而言犬类的牙齿一共为42颗,幼犬在2-3周龄开始长牙,6-8周龄会长28颗左右的牙齿,包括乳齿门齿12颗、乳齿犬齿4颗和乳齿前臼齿12颗,并且伴随着乳齿的生长,牙龈会变得肿胀。当犬在3月龄左右的时候臼齿和前臼齿开始生长,7月龄左右会生长完42颗牙齿。
2、为了适应咀嚼能力
当犬类在2-5月龄的时候,由于咀嚼能力的增长,而口内乳齿已经不能更好的撕裂食物,出于实用主义,部分犬类会选择拔除已经松动的乳齿。所以可以看到在成长期犬类的换牙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犬类7月龄以后仍存在乳齿没有脱落,建议去兽医处进行拔除,以防止影响正常牙齿生长而导致斜齿。
3、缺钙
犬类在成长发育期如果缺钙严重,会导致牙齿发育不良,也会有幼犬出现掉牙的现象。
4、口炎
如果犬类发生口炎,会伴随着口腔疼痛、流口水、采食困难等,部分犬会自行拔除患病牙齿,导致掉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