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处理?

后子蔚后子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寄生虫中的纤毛虫类寄生虫--小瓜虫引起的疾病。它寄生在鱼的皮肤或者鳍的毛细血管里面,形成白色点状病灶,故又称白点病。当寄生虫大量繁殖时,会出现病鱼的体表和鳃上有大量的白色点状病灶,严重时,全身布满大白点,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炎症反应),患处表皮糜烂、溃疡,甚至裂开;部分病鱼会因呼吸困难,而在池子边上蹭游或侧身倒立(背鳍完全张开,身体倾斜,尾部用力拍打水面)。 该病患者个体大小不一,体长一般在2~10cm之间,最大可长到30cm以上。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省产量最多,大陆沿海各地也有饲养。目前此病原在国内尚未发现。其幼虫在水中能以纤毛摆动的方式在水中前进,遇到适宜的地方就能附着、钻入,并直接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或组织液中发育成较大的幼虫。

幼虫在体内到处移动,找到合适的部位就着床生长,经过细胞核分裂,逐渐形成新的个体。如果机体抵抗力不强,细菌又趁机感染,则病情加重,死亡数量增多。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相互间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和水体传播。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检查和换洗工作服,经常清扫工作环境,保持洁净;及时打捞病死鱼,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随意弃置;清塘时将敌百虫均匀撒入,全池覆盖;新引进的鱼种要隔离观察15天左右,确保无病后再混养等。

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的体质,合理饵料投喂,防止鱼过度饥饿或营养失调而降低抗病能力。其次采用药物进行消毒,杀灭体内和外部的病原体,控制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对于已得病鱼应及时隔离治疗,可用0.5%盐水浸泡患处,每次15分钟,每天两次;也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种,然后清水浴洗几次,每天一次;或者浸洗浓度为千分之五的呋喃西林溶液里,浸泡5~10钟头;或者浸洗浓度为千分之八的食盐溶液里,浸泡5~10钟点;或者涂抹浓度为百分之一左右的碘酊溶液于患处等部位,都有一定效果。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注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如磺胺脒(SG)0.2克/千克体重,肌注或者静注,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C;青霉素80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连续3~4天;链霉素0.05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用三天;土霉素5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投服,连喂7天;四环素50毫克/千克体重,拌人食物中饲喂,连喂7天等等,都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糜蕾春糜蕾春优质答主

1、水草缸养殖:热带鱼长期在浑浊的水质中生活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身上长白毛。将它放入种植有水草的容器中喂养,水草能够吸收水中多余的营养,避免水质变浑浊,期间还需要使用活性炭包吸附其中的有害物质,清理掉水中的杂质。

2、药物浸泡:将40升的清水装入容器中,按照五克的浓度兑入氯硝柳胺,在容器中安装好增氧设备后将热带鱼放进去,浸泡半个小时就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处理过后将它重新放入清理好的水族箱中,之后每过三天重复处理一次,能有效改善长白毛的状况。

注意:热带鱼长白毛后需要尽快处理,以免滋生的细菌越来越多,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处理期间需要定期清理水族箱,保持水质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平时喂养的时候还要注意投喂新鲜的食物,避免喂食变质发臭的食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