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了黑色的点点是什么?
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又称耳道分泌物、耳屎),呈黑色油状润滑剂,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灰尘异物的作用。 部分人有色素沉着,可能比较明显,看起来像黑点;有些人耵聍腺分泌旺盛或有外来物质刺激(如灰尘、动物皮屑等),则容易发炎,出现黄色黏稠的分泌物,有时可有异味。若耳朵里有许多耳屎,自己处理不当,也容易引起炎症。
所以,正常的耳屎,无需挖出来;但如果较多且影响听力或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请医生帮忙清理。但注意不要自己随便掏耳朵,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如果发现自己的耳道内长出了一颗颗小黑点,千万不要随意抠抠擦擦,首先观察是否自行掉落,因为可能是积存的耳屎干涸变硬形成的。如果长期不消,或者感觉到疼痛瘙痒,建议及时就医,让医生清理耳屎。 此外还要留意有没有外耳道炎等情况发生,如果发现有流脓的现象要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在耳屎或耳朵皮肤表面看到黑点,一般有下面几种可能:
耳内皮脂分泌较旺,耳屎呈油性,耵聍成片状或团状,棕黄色或黄黑色,污垢堆积看起来呈黑褐色。
灰尘粘着于耵聍中以及耳道内皮肤脱屑增多。患者本身有皮肤疾病,如湿疹、毛囊炎、真菌病等,或身体其他部位患真菌病影响到耳内,或不小心将其他异物掉进耳道中形成黑点。
清洁耳部不细致,洗澡洗头时脏水浸入耳内形成。
棉签掏耳朵后棉绒遗留下来。特别是小孩子玩耍时不小心将外源性异物掉进耳内或把玩具钻进耳朵里。
人体正常的耵聍有一定粘性,遇到水和灰尘容易粘在一起,看起来是油性的,其上有小黑点是油垢。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耳道内会有自净过程,只要不刻意用手或掏耳勺等进入耳道清理,耵聍会随着下颌运动或自行松脱后排出耳道。
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形成耵聍栓塞,出现掏耳朵时疼痛、耳痒、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由医生诊治,一般在裂隙灯下或耳内镜下用耵聍钩轻轻取出,必要时用水枪冲出或外耳道吸引。患者自行处理不正确可能导致耳道和鼓膜损伤,出现耳痛、外耳道出血、甚至耳鸣、眩晕等症状。因此耳内出现小黑点,建议到医院检查后明确原因,再到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