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高犬起什么名字?
斗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名字的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起名的方式大有迥异之处。 先秦时,人们给狗起名很讲究,《礼记·曲礼》上记载了周天子到齐国访问时的随行队伍:“道无车,将行之,以鞭之曰:‘畜疾!’”“道有车,将逐之,以鞭之曰:‘徐行!’”这里的“畜”指马、牛等家畜;而“疾”、“徐”则是形容走路的速度。把这两个词用于狗的名字里,就表示这狗是跑得快的“疾犬”或跑得慢的“徐犬”。
春秋战国时,贵族们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打猎的,所以叫“猎某某”的名词比较多。比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中讲了一个故事:中山君打猎回来,遇到一只“野雉”飞进庭院,随从的人都上前去追,唯独大夫朱亥手执猎枪立在原地不动,“野雉”飞到面前时,朱亥一枪就把“野雉”射死了。为此,中山君重赏了他。后来有人向宋襄公进谗言诬陷朱亥时,宋襄公气得嚷嚷:“我听说那家伙(指朱亥)连自己的主人都敢打,还会怕我么?他要是逃走了,岂不是丢我的人吗?” 可见,能拿得起来猎枪的狗,一般都是个头较大,战斗力强的猛犬。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小臣鸮匜”上,刻有一幅奴隶主驾着车,率领一群猎犬追捕野兔的场景。这些猎犬或蹲或卧,有的非常专注地盯着兔子,有的似乎因追逐了太久而疲惫不堪。它们的个头都不大,大概和现在的吉娃娃差不多。
秦汉以后,人们的姓名开始固定下来了,但给狗起名仍比较随意。不过,有个名字叫“阿黄”的狗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犬。南朝梁武帝时,丹阳郡守刘勔的女儿带着一名姓黄的婢女到乡间游玩,不小心走失了,皇帝大怒,派锦衣卫四处追查。最后,还是在刘勔的劝解下,这事才不了了之。为祝贺女儿平安归来,梁武帝特意让工匠用黄金铸造了一条小狗,送给千金小姐作纪念。这条金小狗造型独特,四肢着地,脑袋、耳朵和躯干分界明显,看上去像个小木偶,因此得名“阿黄”。后来,“阿黄”就成了黄色小狗的代名词。宋朝时,东京(今河南开封)有一个卖油炸食品的摊位叫“王九狗儿”,明太祖朱元璋时,有功臣被封爵后其子孙获得“国姓恩泽”,可以姓“朱”,取名“朱国忠”。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名称。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收集了相当多的例证来证明这一点。只是到了现在,这种多样性似乎已经难以延续下去了。